超长期国债的发行与天美麻花果冻投向:中国可从美日德借鉴什么?

天美麻花果冻

IWEAP12AJDSF182812KLIASDF

  文丨罗志恒、超长期国债的发行与投向:中国可从美日德借鉴什么?牛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5月17日,财政部招标发行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加权中标收益率2.57%,全场倍数3.9,边际倍数382.6。我国历次发行特别国债的背景是什么?国际上主要经济体超长期国债的发行情况如何?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什么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回答以上问题。

  一、我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基本情况

  对于超长期特别国债需从“特别”和“超长期”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特别”是指相较于普通国债,特别国债在资金用途、审批流程以及预算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其一,普通国债作为常态化债务工具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特别国债是在特殊背景下发行的用于服务重大政策目标或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专款专用。其二,普通国债发行需要由全国人大批准预算赤字,中央赤字通过发行普通国债弥补,而特别国债发行往往具有急迫性,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由财政部执行,发行相对灵活、审批流程高效。其三,特别国债一般不列入财政赤字,无需调整中央预算,仅纳入当年国债余额限额管理,收支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

  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程度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优化供给结构,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

  “超长期”国债指的是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我国主要包括15年、20年、30年和50年四个期限品种。自1998年我国发行首支30年期特别国债以来,我国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稳步增长。其中2007年和2020年超长期国债迎来阶段性发行高峰,发行规模分别达到9118.5亿元和6237.5亿元,占当年国债发行总额的38.8%和8.8%。

  不同阶段超长期国债发行期限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出发行期限逐渐拉长的趋势。2001-2009年,以15年期国债为主,共发行10562.6亿元,占到期间超长期国债发行总额的64.9%,2009年后暂无15年期国债发行。2010-2015年,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国债均有发行,占比分别为30.5%、40.4%和29.2%,2015年后暂无20年期国债发行。2016年以后,超长期国债主要以30年期国债为主,2016-2023年30年期和50年期国债发行量占比分别为76.9%和23.1%。

  目前,我国存量国债中超长期国债占比超六分之一,以30年期为主。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存量超长期国债规模达到50936.9亿元,占存量国债的比重达到16.9%,其中15年期、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占比分别为0.1%、1.6%、11.6%和3.6%。

  从利率期限结构来看,我国10年期以上国债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相对而言,发行超长期国债融资成本较低。据中债登2024年5月17日公布的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数据可知,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呈现出向上倾斜的形状,期限利差随着发行期限的拉长快速收窄。10年期与5年期国债利差达到21.5BP,而15年期国债与10年期、20年和15年期的期限利差分别为11和7BP;20年和10年期限利差达到18BP,而30年和20年、40年和30年、50年和40年期限利差则分别为9.9BP、7.4BP和0.9BP。

  从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结果来看,此次超长期国债的加权中标收益率为2.57%,较最近一次(4月29日)30年期国债加权利率下降3.8BP,显示出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一利率水平有利于降低政府的付息压力,使得政府能够以更低成本筹集到更多资金,进而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从而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同时,3.9的全场倍数和382.6的边际倍数反映出投资者对超长期国债的认可,认购热情高涨。

  二、国际上超长期国债发行情况

  在海外市场上,主要经济体几乎都选择了发行超长期国债作为财政融资手段。这些超长期国债的期限主要集中在20年期和30年期,偿债资金来源均以政府部门税收为主。具体来看,美国的超长期国债包括20年期和30年期两个期限品种;日本的超长期国债则包括15年期、20年期、30年期和40年期四个期限品种,其中15年期为浮动利率国债,且自2009年以

  三、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意义

  发行并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优化供给结构、降低债务风险、丰富金融投资品种以及促进金融与财政协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志恒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牛琴是高级宏观分析师。文章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粤开志恒宏观”。原标题:《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国现状、国际比较与意义》。版权归属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何松琳

联系我们